标 题: | 《乌海市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5159D/2023-07661 | 发文字号: | 乌农字〔2023〕43号 | ||||||
发文机构: | 农牧局 | 信息分类: | 政策解读 | ||||||
概 述: | 《乌海市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 ||||||||
成文日期: | 2023-07-20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3-07-20 16:45:44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按照《自治区农牧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高素质农牧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扎实推进我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我局制定了《乌海市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政策解读提纲
(一)出台背景
为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进一步提升职业农民素质,按照《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高素质农牧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乌海市实际,制定乌海市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对强化乡村人才支撑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坚持生产技术技能、产业发展能力、农民素质素养协同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第二部分是实施范围。2023年,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以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为导向,以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经理人、高素质女农民为重点,培育高素质农民28人。其中海南区遴选培训10人,乌达区遴选9人,海勃湾区遴选9人。
第三部分是重点任务。2023年,紧密围绕全面支撑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全面支撑农民素质素养提升,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一是提高生产技术技能。紧密衔接生产技术技能要求确定培训内容,紧扣农时,围绕我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全过程全周期开展培训,突出良种选购、关键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地膜回收、耕地保护建设等内容。因地制宜开展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管理培训,提升种植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强化在田间地头实践实训,用好农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牧业企业和农区集体经济组织,切实提升农牧民实操水平。加强牛羊养殖户培训,提高生产供给能力。开展生猪养殖培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二是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坚持选育用一体化的育人导向,统筹农牧业农区现代化发展要求和农民学习需求,重点培育家庭农牧场主、农牧民合作社带头人、社会化服务专业人员、返乡创业创新人员、农区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分层分类实施培育。聚焦产业发展能力提升,重点围绕生产组织、主体管理、智慧农牧业、市场冷链、信贷融资、风险防控、农牧业生产和农畜产品“三品一标”等,开展全产业链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农区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产业园培养产业发展带头人。三是提升农牧民素质素养。面向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全面开设综合素质素养课程。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农涉牧法律法规政策、农牧业绿色发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农牧业防灾减灾、金融信贷保险、乡村规划建设、乡风文明、农耕文化等领域开设综合素质素养课程。注重培养青年高素质农民、高素质女农民,注重高素质农民培育与农牧业农区科普工作协同开展。
第四部分是专项行动。聚焦机械化生产、农民素质素养提升等方面,组织开展以下专项行动。一是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以专业农机手、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带头人为培训对象,聚焦大豆、玉米、小麦等主要粮油作物耕种管收机械化作业环节,围绕玉米、大豆高质量机播、保护性耕作、高效飞防植保、机收减损等机械化技术开展实操实训和作业演练,提高机手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促进农机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助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二是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行动。根据当地需求,以行政村为单位,由市或区农牧部门组织,面向小农牧户开展素质素养提升试点培训。全年举办不超过30个班,培训时长为半天至一天,培训内容为综合素质素养课程。承担培训的行政村设置1名联络员,负责组织培训对象、组织现场培训等工作。
第五部分是方法步骤。一是广泛宣传,摸底调研,精准遴选培育对象。按照自治区总体安排部署,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摸底调查,遴选建立完善培育学员库,组织有意愿、有需求、有基础的农民,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www.ngx.net.cn)“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APP 报名参加培育。二是因地制宜,明确培育责任主体。市农牧局负责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的实施。三区农牧水务局负责培训摸底调研,遴选培训对象,并按照申报系统要求组织填报学员库。三是精心谋划,科学确定培训机构。根据农业生产经营需求,精心谋划,采取询价方式购买社会服务,选择具有资质和丰富农业培训教学经验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支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牧业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培育工作。四是用好资金,促进提升培育质量。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支付需求调查、线上线下培训、实践实训、跟踪监测等与培育工作相关的费用,不得列支招投标费用。春耕春管、三夏、防灾减损等应急性培训,优先委托农广校、农技推广机构承办,实行先培训后支付。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强化培育各环节组织管理,提高参训农牧民满意度。五是加强服务,指导支持培育对象。组织协调农牧系统相关管理和技术力量,依托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体系等专业队伍,为技术技能提升类培育对象提供长期技术指导服务,帮助产业发展带头人获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信贷保险等方面支持。六是示范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利用政策宣传“明白纸”、手机短信、微信推送等方式,努力实现信息到户到人,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农民培训参与度,注重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成功模式总结推广,组织开展优秀典型挖掘宣传,树立示范标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鼓励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强化示范引领,充分发挥高素质农牧民辐射带动作用。
二、解读形式
《实施方案》采用文稿的方式进行政策解读。
三、解读渠道
通过乌海市农牧局官方网站进行解读,同时,市农牧局随时接受公众的政策咨询。
四、解读时间
2023年7月20日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