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关于上报乌海市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的报告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5159D/2024-07404 发文字号: 乌农发〔2024〕27号
发文机构: 信息分类: 部门文件
概       述: 关于上报乌海市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的报告
成文日期: 2024-09-30 00:00:00 公开日期: 2024-09-30 17:34:26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有效
关于上报乌海市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的报告
作者:农牧局 来源:乌海市农牧局 浏览次数: 打印 保存 关闭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按照自治区农牧厅《关于印发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农牧科发〔2024〕393号)要求,乌海市农牧局结合全市农牧业生产实际,制定《乌海市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现随文呈报,请审阅。

                                                                                                                                                                                                                                                                                                                                                                              乌海市农牧局   

      2024年9月30日      

  

  乌海市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

  

  按照自治区农牧厅《关于印发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农牧科发〔2024〕393号)要求,为做好人员培训、集成展示、指导服务等项目任务,充分发挥补助项目强队伍、推技术、带小农的基础支撑作用,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持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水平,满足小农户与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技术需求,保障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现就做好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回归主业,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重要指示,围绕保障粮食安全、玉米等主要作物单产提升和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任务,组织引导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履行好促转化、推技术、做展示等公益性职能,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引导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发展,创新技术推广服务方式方法,集成配套先进技术模式,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模式,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结合乌海实际,加大“乌海葡萄”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展示和推广,加快信息化服务手段普及及应用,推广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提供综合技术解决方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区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任务目标

  2024年补助项目由市级农牧部门组织实施、各区配合,实施时间为2024年5月—2025年6月。

  (一)任务目标

  1.以技术团队带项目建设科技示范基地,以项目扶持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以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高素质农民和示范主体为主要运行模式。积极探索建立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新机制新模式,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与经营性农技推广组织密切合作,引导经营性农技推广组织大力开展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技人员创新创业。

  2.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在岗率超过90%,每个基层农技人员指导服务农牧业科技展示主体不少于3个,对每个农牧业科技展示主体上门指导服务次数不少于5次,进村入户开展指导服务时间不少于100个工作日;农牧科技展示主体抽样满意度超过95%,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对象抽样满意度超过70%。

  3.依据我市产业发展实际,遴选推介发布至少3个支撑农牧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质量安全、节本增效、生态环保的优质绿色高效技术,并进行推广示范,农牧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

  4.持续建设5个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长期稳定的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和3个以上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每个基地推广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开展5次以上观摩培训,成为全市基层农技人员实践锻炼的主战场,建成集示范展示、技术指导、农牧民培训等多功能、综合性的农牧业科技示范服务平台。

  5.全市农技人员普遍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交流和业务指导,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比例超过90%,农技人员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的比例超过80%,补助项目实现技术服务网络化、推广服务信息化、绩效考核平台化。

  6.在全市组织遴选50名基层农技人员参加自治区举办的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以及到示范基地开展试验示范等方式对不少于1/3的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进行5天以上脱产业务培训,其中异地培训(市外)人数不低于60%。

  7.继续实施特聘任务,聘用培育至少5名知识全面、技能过硬、服务优良、热爱农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大学生、农技员、防疫员等。

  8.支持农牧科技小院建设,组织申报“十佳助农”科技小院。在市级建立“科技110”电话热线96326,为农牧民提供线上线下的技术指导服务。探索建立农牧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区科技服务模式创新。

  9.探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传播手段,普及农牧业科技知识,创新农牧业科技推广方式方法,引进区内外先进农牧业技术,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交流合作,促进农牧业技术推广提档升级。

  (二)补助内容

  1.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补助。主要用于基层农牧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补助,聘请专家团队,实施“特聘计划”,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聘用大学生、农技员等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支持乡土专家、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等承担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任务,支持农技推广员与家庭农牧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技推广,建设“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

  2.农牧业科技示范补助。一是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补助。二是对农牧业科技展示主体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进行补助。三是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推广服务补助。

  3.农技人员能力提升补助。主要用于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包括参加农业农村部、自治区农牧厅组织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异地研修、集中培训和现场实训等教材、场地、差旅、食宿、交通等有关培训费用。

  4.新技术推广应用补助。鼓励支持玉米等主要作物推广应用单产提升技术,葡萄、特色果蔬等先进种植技术应用,农牧业生产薄弱环节(高效植保、秸秆处理、玉米籽粒直收、粮食烘干、马铃薯联合收获和牲畜饲喂等)全程机械化等新技术,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补助,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

  三、主要措施

  (一)支持先进适用技术集成落地。完善主推技术遴选推介机制,依托市农业发展中心等农技推广机构,遴选发布年度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推技术要聚焦主导(特色)产业需求,强化引领带动。建立符合资源节约、增产增效、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要求的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市级成立技术指导团队,形成易懂好用的技术操作规范,依托示范基地等平台和示范主体落实推广应用任务,加快先进技术进村入户到田。继续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机制,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将农技服务与当地农业生产紧密衔接,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二)推进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创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治,农业防灾减灾等技术服务,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宣传力度,强化推广体系履行公益性职责。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多元互补、高效协同的农技推广体系,探索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完善融合发展机制,发挥公益性推广机构在多元化推广体系中的枢纽作用,通过共建平台、政策支持方式,实现公益性推广机构与经营性服务组织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推动农技推广机构与科研院所、涉农高校、农业科技服务公司等主体联合开展技术推广服务。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能力,立足职责履行和发展要求,市区农技推广机构联合建立专家技术团队,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服务条件。

  (三)提升农技推广队伍能力水平。完善农技人员分级分类培训机制,立足需求选准培训对象、优化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方式。一是遴选50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参加国家和自治区组织的脱产业务培训。通过进修深造,使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成为指导服务的行家里手。二是结合乌海市产业发展实际,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的培训方式,分层分类分批开展连续不少于5天的脱产业务培训,其中理论知识更新培训不少于2天,实训课程不少于3天。培训对象为市区镇村技术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有关人员。同时用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管理平台”,结合农时、农事,开展线上线下技术培训不少于3次,人员不少于100人次,建设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专家团队。三是结合科技三下乡、科普活动、农事活动等适时开展农牧业精准服务行动,重点从农、牧、渔业、农机等专业领域中选出高水平政策理解和业务能力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组建科技“110”服务队伍。

  (四)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发展。重点支持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专业服务组织、科技服务能力较强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为农户 提供政策咨询、品种选育、测土配方、生产管护、技术服务、收 割销售、品牌打造等全程“保姆式”科技服务。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牵头建设区域性农牧科技综合服务体,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 共同增收,支持农牧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承担公益性农技服务。引导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田间学校”等方式开展先进技术试验展示。支持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服务效果好的星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主体作业等标准,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五)加强先进适用技术试验展示。根据乌海市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农牧业生产实际,紧紧围绕乌海市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培育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继续支持5个稳定的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在基地开展优质新品种对比展示、先进技术试验展示和实训活动,切实发挥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作用,提升对周边农户辐射带动能力,统一树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标识牌。按照“选好一个、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原则,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中遴选一批科技示范户,聚焦葡萄、果蔬、粮油等农作物和规模养殖全程机械化,依托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培养科技示范户,加强农机、农艺融合集成应用展示,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

  (六)优化特聘农技员队伍管理。加大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实施力度,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核定招募计划、规范招募程序、完善续聘管理,拓展招募途径,从大学生、农业乡土专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种养能手、本土人才中招募特聘农技员至少5人,开展产业技术指导服务。特聘农技员由市农牧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进行招募、使用、管理和考核。采取稳定聘任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优先续聘考核优秀人员,加强对特聘农技员管理,广泛宣传特聘农技员优秀典型,依托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方式,对特聘农技员、动物防疫员进行在线动态管理。

  (七)配合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主动对接自治区协同推广技术团队,做好宣传培训新技术推广工作,促进牛羊布病防控新技术入村入户,应知晓率达到90%以上。

  (八)提升农技推广信息化水平。加快普及“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手段,提高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覆盖面,引导广大农技人员和专家使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在线开展业务培训、问题解答、互动交流等技术服务,鼓励广大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利用信息平台获取服务信息,发挥信息平台在管理决策和快速精准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市、区协同高效推进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技人员和生产经营者对平台的认知度和使用率。继续将平台作为项目推进实施、绩效管理、经费安排的重要支撑渠道,做好数据填报和更新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填报年度目标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乌海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方案的制定、综合协调、政策扶持及组织领导工作,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牧局农业农田科,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及日常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赵  智  市农牧局局长

  副组长:陈海啸  市农牧局副局长

  成  员:郭丽俊  市农牧局办公室主任

  张广越  市农牧局农业农田科科长

  高  鹏  市农牧局秘书科科长

  闫  佳  市农牧局帮扶科科长

  李延伟  市农牧局机关纪委副书记

  马文斌  市农业发展中心主任

  赵海东  市畜牧兽医中心主任

  刘洪志  市农村发展中心主任

  赵丽君  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

  柳  中  海渤湾区农牧水务局局长

  张振国  乌达区农牧水务局局长

  李静唯  海南区农牧水务局局长

  (二)加强项目管理。按照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及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细化支出范围,明确资金使用用途,确保专款专用。建立项目资金使用公示制度,将农牧业科技示范主体、科技示范基地、特聘农技员等资金补助信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监督。按时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安全运行,真正发挥效益。

  (三)强化绩效考评。严格按照自治区制定的《2024年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线下指标体系》落实各项任务指标。将科技示范主体培育、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农牧业技术人员培训以及农民满意度等作为项目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对项目建设进展和成效进行绩效评价。

  (四)做好总结宣传。认真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宣传推广2024年4月26日经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第二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发掘宣传一批在单产提升、防灾减灾等涌现的经验模式、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用好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加强宣传,为农技推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关于上报乌海市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的报告.docx

  

上一条:

下一条: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