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协提案
关于市九届政协二次会议第013号建议(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8日 作者:农牧局 来源:乌海市农牧局 浏览次数:

  高大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配套产业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集中建设仓储设施方面

  经过近年来的项目支持和政策鼓励与引导,我市农产品冷链体系建设取得很大进展。2018年底全市拥有冷库的企业共计16家,总容积约10.75万m³,总容量约10.2万吨。其中,冷冻库容积约6.3万m³,容量约2.5万吨,保鲜库容积约4.45万m³,容量约7.7万吨。

  2018年,我市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资金150万元,用于果蔬贮藏设施建设,在海南区建成保鲜库26座,其中20吨标准12座、10吨标准14座,全部为我市葡萄种植专业村黄河村村民建设,乌达区建2座500吨保鲜库。

  保鲜库经营主体:一类是以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产品直销店为经营主体的企业;另一类是以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企业,这一类企业一般拥有自有耕地,冷库用于自用。据调查,冷冻库使用率达100%的有4家,使用率达50%的有7家;保鲜库使用率达100%的共计8家,使用率50%以上的共10家;专用于葡萄的保鲜库使用率在20-80%。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结合对我市冷链流通行业、农区电商及产销对接摸底情况和具体实际情况,继续做好关于农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和农区电子商务的推进工作。稳步推动我市农畜产品流通,提高农产品冷藏配送、保鲜储存水平。同时加强农畜产品坚持线上线下业务融合,通过电商平台推动我市葡萄等农产品的销售,配合冷链物流的发展拓宽葡萄等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二、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方面

  (一)绿色通道情况

  目前,我市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继续执行绿色通行免费政策,并将牧草列入我区免收车辆通行费范围。

  (二)物流情况

  我市农产品生产总量少,大量农产品主要从外省调入,本地区农产品物流配送的集约化程度偏低,目前仍然以家庭经营和小作坊的方式为主,能够形成规模化和仓储化经营的企业较少。因此,我市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小,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性不高,造成农产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我市农产品专业配送企业和车辆少。我市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仍然比较落后、设备简陋,缺少必要的产后预冷处理,损耗率较高,主要以几个大型农贸市场的相关配套设施为主,从事相关经营的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设施设备落后,均未申请冷链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现从事冷链物流运输的车辆多为外籍车辆。

  2019年1月1日起,不再为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车配发道路运输证。

  (三)下一步计划

  2019年,市供销社要推动新合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项目尽快实现运营并发挥效益,积极寻找项目合作企业,通过资本合作、经营合作等方式,全面完成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盘活项目资产,拓展经营领域。围绕我市特色农业,大力发展蔬菜、葡萄等农产品的仓储、冷藏、加工、配送等经营业务,重点发展面向农区的冷链物流,承接起乡镇以下的农产品贮存和商品物流配送任务,提高农区商品流通效率,推动农产品进城、日用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物流体系建设。以配送中心项目为依托,发展我市蔬菜、葡萄等农产品的贮存与加工,缓解集中上市压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利用蔬菜直销店大力推动地产蔬菜直销,推广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通过与种植户、专业合作社直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帮助蔬菜种植户解决“卖难”问题,提高农区居民市场组织化程度。

  三、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方面

  (一)近年来品牌建设措施

  1. 出台政策,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为提高我市农畜产品品牌化建设水平,深入推进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打响乌海区域品牌,提升乌海品牌价值,2018年底,市农牧业局与市财政局、商务局和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文,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乌海市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建设领导小组;联合市财政局发布了《乌海市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奖励补助办法》,对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单位给予2-10万元的奖励,以促进我市农业向生态、高效、绿色品牌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激励我市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开发力度。

  2. 通过各种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提升品牌效应

  中央电视台、内蒙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中国网+、华人频道、PPTV、今日头条、爱奇艺等平台对我市葡萄产业的崛起、葡萄及葡萄酒特色品质等进行了采访报道;今年3月19日,中央电视台CCTV老故事频道《匠心》栏目,宣传讲述汉森专题《葡萄美酒大漠情》,让观众朋友们走进沙漠,走进汉森,感受葡萄美酒大漠情,汲取最朴素的生活力量。

  3. 参加、举办学术交流与论坛,助力品牌提升

  2018年参加“中国高端酒展览会葡萄酒(杭州)论坛暨全球葡萄酒G50峰会”、“消费论坛美酒与美好生活”、“内蒙古食品酒类产业发展研讨会”等多个论坛;2019年参加中国葡萄酒市场白皮书发布会暨致敬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40年风云际会和“起步,与世界同步”中国葡萄酒工商首脑峰会。以内蒙古全域旅游为契机,举办了2018乌海·世界沙漠葡萄酒产业暨酒庄旅游发展论坛;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考察团专家教授到乌海考察研讨,把脉乌海葡萄产业发展,弘扬乌海产区葡萄酒文化,促进葡萄品牌做大做强。

  4. 入驻精品馆,提升乌海葡萄酒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充分展示乌海产区沙漠葡萄与葡萄酒特色,打造乌海产区葡萄与葡萄酒产学研及文化推广相结合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加大乌海葡萄与葡萄酒宣传、品牌推广,乌海葡萄与葡萄酒协会积极运作,在中国葡萄酒博物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争取到21平米展区,展示乌海葡萄酒40多个品种。

  5. 参加各种质量大赛,提升品牌效应

  2018年,吉奥尼、阳光田宇等多家企业参加了第九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wine100葡萄酒大赛等多个赛事的评选,荣获了金奖、银奖、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等20多个奖项。2019年第十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评选,阳光田宇参评送审的赤霞珠干红精选、媚丽干白2 款产品分获金奖与银奖。

  6. 举办、组织企业参加农畜产品展销,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2018年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内蒙古花季·乌海葡萄季葡萄、葡萄酒等绿色农产品和旅游商品展销会,组织企业参加了第三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北京)展销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7次,参展企业50多家,参展产品200多种,重点展示了乌海葡萄、葡萄酒等特色产品。2019年参加了糖酒会等3次农展会。

  (二)“乌海葡萄”地理标志产品方面

  2008年,“乌海葡萄”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5年获得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证,2018年有8家企业、合作社登记使用地标。

  参加了2018年内蒙古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评价,“乌海葡萄”品牌价值达 10.44 亿元;“乌海葡萄”列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组织编写的《中国特色农产品精萃》;“乌海葡萄”被自治区农牧业厅推荐参评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近几年,重点打造乌海葡萄地方区域公用品牌,云飞、田野、吉奥尼、阳光田宇葡萄以及汉森、吉奥尼、阳光田宇葡萄酒等产品,企业为国家级、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其中有机食品2家,绿色食品2家,2018年内蒙古优秀(企业)品牌价值评价结果“汉森”品牌价值为1.91亿元、“云飞”品牌价值1.17亿元、“阳光田宇”品牌价值0.09亿元。这些企业都注册了商标,在区内外甚至国外都小有名气。

  (三)食用农产品溯源机制

  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建立生产经营档案。截至目前,14家农业企业、合作社注册并登陆国家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平台,正在逐步完善系统信息,实现可追溯。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自治区农牧厅的要求,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4挂钩”,将2019年1月1日前已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产品在2019年6月底前全部纳入国家平台进行追溯管理,2019年1月1日后新申请或续展的,要把是否纳入国家平台进行追溯管理作为前置审查条件,积极引导和指导需要纳入国家平台进行追溯管理的农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注册国家平台,扩大我市农畜产品追溯管理覆盖面。

  (四)标准化方面

  生产中执行的标准有《乌海葡萄标准化体系--A级绿色食品 乌海葡萄标准化生产、贮运技术规程》、《有机食品 酿酒葡萄栽培建园技术规程》、《有机食品 酿酒葡萄育苗技术规程》、《有机食品 酿酒葡萄栽培技术规程》、《有机食品 酿酒葡萄越冬防寒和出土技术规程》、《有机食品 酿酒葡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规程》、《有机食品 酿酒葡萄》、《防寒抗寒免冬埋酿酒葡萄育苗技术规范》、《防寒抗寒免冬埋酿酒葡萄栽培技术规程》,《有机葡萄酒》、《葡萄蒸馏酒》、《枸杞酒》等。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起草制定“乌海葡萄”公共品牌统一的质量、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积极开展葡萄标准化技术培训,提升葡萄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五)电子商务方面

  乌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起步较晚,2015年开始,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农业企业先后开设了企业网站并开始通过网络营销,销售较好的企业有乌海市乐易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塞星食品有限公司等,营销模式主要有B2B、B2C、O2O,销售产品主要有葡萄酒、蔬菜等,近几年农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000多万元。

  此外,乌海市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还建立了农副产品手机微信销售群、微店等,旨在帮助农户和消费者搭建互惠互利、方便、快捷的买卖平台,充分发挥群里每个人的信息辐射、传播及带动作用,主要在本市销售当地生产的农产品。

  下一步,我们将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争取到年底,50%的行政村都建成益农信息社,到2020年信息进村入户基本覆盖我市所有行政村。目前,正在制定方案,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摸清我市行政村的基本情况,建立适合实际情况的村级益农信息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便民、惠民、利民、富民为目标,采取市场化运作,通过接入的网络授权平台为农民免费提供网上农业专家咨询、技术培训、法律服务等;为周围农民代订、代购农业生产资料、日用生活用品、发布农产品供应信息、劳务信息等服务,引导农民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缩短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村现代文明,助推农村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农村基层的公共服务统一平台。

  市供销社将继续与自治区供销社电商公司合作,加强供销社农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整合我市现有平台资源和信息资源,牵头组织涉农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等,以“供销e家”建设为基础,共同建立农产品信息资源共享的电商平台,大力推广我市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引导农区居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通农区与城区的物流和信息通道。通过电子商务,推动“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解决农户“买难”和“卖难”问题,打造集销售、消费为一体的新型“城、乡、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

  (六)农区实用人才技术培训方面

  重点围绕蔬菜、葡萄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化和手机App等开展技术培训。2018年选派76名种养植业技术人员赴呼和浩特市、通辽等地参加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在乌海市举办2期产业扶贫技术培训班,2期基层农技推广技术培训班,培训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区贫困户代表等500余人,2018年,我市共计培训农业企业经营者、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组织骨干、科技骨干、农区经纪人、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农区贫困户代表等2000余人次。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分管领导:薛汉山

  联系人:赵丽君

  联系电话:0473—3998723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