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实用技术
设施蔬菜种植应对大风寒潮天气技术措施指南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7日 作者:农牧局 来源:乌海市农牧局 浏览次数:

  

  天气预报显示,近期我市将出现大风、寒潮天气。最低气温降至-15℃。为加强设施蔬菜管理,有效防范和应对灾害性天气,保障淡季蔬菜稳定供应,现提出冬季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意见。

  一、维护加固

  (一)加固温室。检查维护温室骨架、焊点、立柱、墙体和进出通道等,尤其对抗风雪能力弱、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温室应及早进行加固。若遭遇大风大雪等极端天气,应设置临时立柱,增强骨架抗风雪能力。

  (二)维修设备。应全面检修温室电路、除雪设备及卷帘机、放风控制器、补光灯、应急加温设备等环境调控装备,确保设备正常使用,如有电路老化、安全隐患要及时更换维修。

  (三)覆盖保温。随时查看棚膜有无破损及孔洞,如发现应及时修补,防止大风天揭膜。整备保温棉被,保温被之间应无缝搭接,及时更换破损或保温性能不佳的保温被,有条件的温室可采用双层覆盖,确保保温性能满足设施蔬菜生产要求。

  二、环境管控

  (一)温度管理。种植喜温蔬菜的温室,温室内白天气温控制在26~32℃,凌晨最低气温至少保持在10℃以上,室外气温低于10℃时,覆盖保温被。冬季只进行顶部通风,并在通风口下方悬挂缓冲膜,在温室进出口悬挂薄膜或保温被,减少冷空气对作物的影响。雨雪天气时,需在保温被外覆盖塑料薄膜。遇到强降温等极端天气时,采取多层覆盖或使用热风炉、加热风机、燃烧增温块等进行临时加温。

  (二)光照管理。清洁棚膜保证透光率,在确保温度前提下,晴天可早揭晚盖保温棉被,延长室内光照时间。光照不足区域宜在温室后坡以合适角度张挂反光膜,提高温室光照强度。连续阴雪天气,晴时可卷起保温棉被,提升光照,有条件的可安装高压钠灯或LED补光灯。

  (三)湿度管理。合理控制温室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早晨保温被卷起后和傍晚保温被放下前,进行短时通风排湿,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如遇连续阴雨雪天气,可在中午室内温度较高时段通风10~20分钟,起到通风排湿的作用,减少病害的发生。

  (四)水分管理。可采用膜下滴灌或微喷,坚持少量多次灌水、在栽培畦过道中铺盖碎稻草和作物秸秆等方式,降低空气湿度。晴天选择上午浇水,中午温度高时及时通风排湿。低温期采用弥粉机、烟雾机等药械施药,或者采取加温、使用除湿机等方法,降低温室内的空气湿度。

  三、农技措施

  (一)促根壮苗。采用高畦或高垄栽培,定植前增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或高碳堆肥。冬季结合灌水冲施腐植酸或海藻酸钠,促进根系生长;喷施葡萄糖或氨基酸等叶面肥,促进植株生长。降温来临前,可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含锰、铜、锌等微量元素肥料或者根施聚天门冬氨酸、海藻酸、甲壳素等肥料,增强作物抗寒能力。

  (二)保花保果。低温季节可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果菜类蔬菜坐果和果实发育。茄果类蔬菜采用熊蜂授粉或振动器辅助授粉,番茄可在开花期使用生长调节剂喷花。

  (三)植株调整。茄果类、瓜类等蔬菜应及时进行吊蔓、整枝、摘心、打杈、摘除老叶病叶、疏花疏果等,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维持植株秧果平衡。如遇连续阴天或寒流强降温等异常天气,应及早采收具有商品性的果实并适当疏花合理留果,维持叶片功能,增强灾后蔬菜恢复生长能力。

  (四)水肥管理技术。浇水做到“三浇三不浇”,即晴天浇水、阴天不浇,午前浇水、午后不浇,浇小水、不浇大水。选择连续晴天上午浇水,有条件的温室浇阳水。茄果类、瓜类蔬菜可选用高氮高钾型水溶肥,选用添加螯合态微量元素或含有腐植酸、氨基酸、海藻酸、植物诱抗蛋白等功能物质的肥料产品,促进植株生长。降雪、连阴、低温寡照季节,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3%硝酸钙+1%葡萄糖液,或0.3%高钾型水溶性肥料+0.2%氯化钙+1%葡萄糖液,补充生长所需营养。

  (五)病虫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蔬菜重点防治蚜虫、蓟马、螨类、烟粉虱等虫害及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优先选用绿僵菌、球孢白僵菌、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等生物或生物源农药,科学合理地进行农药的混配和轮换使用,注意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