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机关党建
以学促干,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9日 作者:农牧局 来源:乌海市农牧局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全党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三农”工作》一书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一次系统梳理和深刻总结,为我们更好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提供了结构完整、脉络清晰的理论框架。

  首先,深刻领悟“三农”工作的战略地位。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大历史观角度来看,我国“三农”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农业产业、农村地域和农民主体相互交织依存,“三农”不仅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长期相关,更体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作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可以发现,“三农”与党的发展、国家建设、民族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审视“三农”问题,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发展阶段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原则”。

  其次,要懂农业。懂农业就是熟悉了解党在“三农”工作领域的方针和政策,熟悉目前“三农”发展的形式与走向。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既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也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当前我国粮食连续增产,农业产量连年丰收,为宏观经济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下跌、进口增加,国内外市场粮价倒挂明显,以及国内粮食库存增加较多导致积压、仓储财政补贴负担加重等新背景和新情况。这些新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引导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式来解决。为此,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方向,例如毫不动摇地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第三要爱农村。爱农村不仅是爱农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更要有一种从灵魂深处热爱这块热土的情怀,要有一种扑下身子,一头扎进农村的动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扎根农村,观察农村,发现农村发展现象背后的本质,加深思考维度,为乡村繁荣提供决策参考。

  第四要爱农民。一是尊重农民意愿。比如,在论述农村改革时,总书记强调,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在论述乡村规划建设时,总书记强调,要多听农民呼声,多从农民角度思考。二是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比如,在论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时,总书记强调,要发动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治理,大家动手搞清洁、搞绿化、搞建设、搞管护,形成持续推进机制;在论述乡村治理时,总书记强调,要丰富基层民主协商的实现形式,发挥村民监督的作用,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做到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三是维护农民根本利益。比如,在论述发展乡村产业时,总书记强调,要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农户能干的尽量让农户干,企业干自己擅长的事,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在论述增加农民收入时,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等。

  第五,要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党中央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铮铮号角,锚定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任务更重的发展目标,我们需要蹚过的水区也更深、爬过的山坡也更陡,这就要不断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紧跟时代脚步,深耕“三农”发展,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解难题、促改革、谋发展,既巩固和加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又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破荆前行。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