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正当时。近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各类农业机械开始整备,也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销旺季,乌海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持续强化农业“生产、销售、安全和宣传”四个环节,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为全市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图片1:安排部署农资检查工作)
一是把好源头关,强化农资生产环节监管。我市有肥料和地膜生产企业。近期,支队持续加强对肥料,特别是腐殖酸、地膜生产经营主体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销售行为,和有效成分不足等违法行为。通过面对面宣传和发放宣传材料,指导依法依规生产、守法经营,严把农资生产源头关。
二是把好销售关,强化农资销售环节监管。我市有农资经营主体30余家,入春以来,支队提前部署,聚焦种子、农药、肥料等主要农资产品经营销售环节,开展检查11次,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共700多个批次农资产品的进货渠道、生产日期、包装标识和销售台账等进行检查核对,确保农资产品来源可溯、质量可靠。
(图片2:对农资经营主体开展检查)
(图片3:对台账等情况检查核对)
三是把好安全关,强化农机操作环节宣传。我市缺少专业的农机服务机构,耕种时雇佣的设备机械从时间和区域上较为分散。支队结合实际情况,以农户为抓手,让农户成为农机操作手的宣传员,采取发放明白纸和现场讲解等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涉农机安全生产领域的法律法规,提高各方在农机使用中的安全意识。
四是把好普法关,强化法律法规政策宣传。采取“集中宣传普及+针对经营主体专门讲解”的普法形式,通过集中活动发放宣传材料、在农资经营主体等现场讲解的方法,普及识假辨假知识。三月份以来,开展集中宣传1次,发放农资打假宣传册100余册。同时,将普法融入执法检查过程中,多措并举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图片4:开展宣传工作)
(图片5:开展宣传工作)
持续做好农业领域工作非一日之功。下一步,乌海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围绕种子、农药、肥料等主要农资产品,持续开展打假等执法行动,加强农业领域监督,检查相关农业经营主体,确保农资质量可靠,并宣传农业政策,助力春耕备耕,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合法权益。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