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聚焦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小”种植谋“大”发展,在做精做细上下功夫,着力推进地膜回收率和秸秆综合利用率逐步实现两个100%的目标。
一、统筹谋划,完善机制
为压实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举措,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市农牧局制定印发《乌海市农产品产地环境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全市地膜回收率及秸秆综合利用率逐步达到100%的目标,确定了残膜清底、全生物降解地膜示范推广、秸秆深翻粉碎还田等9项举措,同时明确市区两级将配套资金纳入预算,为实现两个100%完善保障机制,为提升农产品产地环境,促进粮食产能和农产品供应奠定基础。
二、清除“地魔”,三管齐下
一是全面清底,排除“昨天”隐患。为解决残膜逐年增加对作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乌海市农牧局计划在今冬明春开展地膜残留清底行动,通过机械翻搂,人工捡拾等措施对耕作层内残留地膜进行清理,排除隐患。
二是试验示范,整改“今天”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逐步实现地膜回收率达到100%的目标,目前全市覆膜总面积1.64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使用比例达56%,远超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实现一个区、所有覆膜农户和所有作物类型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三个全覆盖”,预计2023年全市地膜回收率可达90%以上,实现跨越式提高。
三是多措并举,打造“明天”净土。提前谋划准备,奠定后续工作“人、财、技”基础。开展地膜回收执法和宣传引导行动,累计出动宣传、执法人员179人次,检查种植主体58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次,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并通过发送公益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自治区农牧厅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十条措施》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累计发送短信73万余条,有效提高种植户回收地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全面开展2023年全生物降解地膜使用情况跟踪调查,积极申报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试点项目,为今后全面推广使用奠定基础。
三、“秸”尽所能,变废为宝
一是秸秆“饲料化”,为农民增收。稳步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效益。2022年全市秸秆可收集量约4.57万吨,利用量4.07万吨,其中“饲料化”利用3.16万吨,占总利用量的77.6%。在饲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秸秆“饲料化”利用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手段。
二是秸秆“肥料化”,为耕地增肥。在稳步推进秸秆“饲料化”的基础上,探索秸秆“肥料化”的利用方式,通过秸秆还田补充土壤养分,促进微生物活动,减少来年化肥使用量,持续改善土壤环境。组织开展秸秆“肥料化”试验示范,通过村集体牵头、农户自愿申报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选取10000亩地块,推广以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为中心的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同时市区农牧部门加强技术服务和监督指导,确保示范项目落地见效。通过实施“两化”利用,逐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上一条:
下一条: